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强基计划实施第三年,进一步呼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强基计划实施第三年,进一步呼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编者按:

强基计划作为2020年教育部“一号文件”的政策,到2022年的今天,39所高校强基计划报考正在进行中,转眼间,强基计划已经走到了第三年。爱培优联合创始人、多知网特邀作者李立勋详细分析了强基计划的定位和招生方向的多元化。在他看来,强基计划改革至今,一步一个脚印,少了些功利主义、多了些长期主义,或许更能选拔匹配的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多知网

作者|李立勋

图片来源|Pexels

2020年1月,教育部1号文件名为《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后来,该文件有了一个更为广泛传播的名称——强基计划。到了2022年的今天,39所高校强基计划报考正在进行中;转眼间,强基计划已经走到了第三年。

强基计划之重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进行的怎么样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结果或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验证,但强基计划通过这三年来的不断演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一脉络正逐渐明晰。

作为多年研究新高考、教育改革的从业者,笔者结合这三年来强基计划政策的变化,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供各位研究者、从业者及考生家长参考。

01

曾被误解的“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作为2020年教育部“一号文件”的政策,一经推出,可谓是承载多方期盼。特别是当年自主招生取消、强基计划接棒,很多人曾以为强基计划不过是自主招生换了个“马甲”。但是从首年各高校招生简章来看,却与自主招生相去甚远;由于其多以“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招生为主,加上首年许多高校招生“断档”,一度在很多考生、家长眼里,强基计划=基础学科=冷门专业。

随着近两年各方不断努力的释疑,随着一些高校用实际行动给出的“反驳”,随着各类配套政策和细节的落地,强基计划曾被误解的标签正在消弭。特别是2022年强基计划进一步“打补丁”,曾经的“冷门、偏门”,大有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的趋势。

1.理工农医文史哲百花齐放

2022年,在原36所双一流高校的基础上,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加入强基计划招生队伍。至此,原39所“985”高校全部成为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眼下,强基计划报考正在进行中,从各大高校招生简章来看,招生专业在原有的“数理化”基础上,进一步向工科延伸。例如: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纳入强基计划。其作为特设专业,下辖于兵器大类,属于典型的工科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兵器类为北理工传统王牌学科,同时北理工亦为全国首批开设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的高校。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另一所高校——西北工业大学,今年的强基计划中新增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该专业同样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工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该专业全国排名A+,可谓实力雄厚。

作为“新人”的东北大学,今年仅有一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自动化。该专业作为工科中的“大热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爆,录取分数线甚至不输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类。东北大学首年强基计划招生便“放大招”,可谓是诚意满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强基计划实施三年以来,招生专业表现出非常大的延展性。本科专业的13大学科门类,强基计划已经涉及到理、工、农、医、文、史、哲7个,经笔者汇总如下图所示。

因为2020年是强基计划招生第一年,多数高校采取了比较稳妥、保守的策略,即“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随着2022年招生专业的不断扩大,强基计划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逻辑

为何强基计划重点招收数、理、化等专业?纵观各大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培养方案,可以从 “厚基础、宽口径”这6个字中找到答案。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曾为全国众多中学的学生及家长做强基计划政策科普工作,为了便于广大考生家长通俗理解这6个字,笔者曾做了个类比:

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同学们如果继续升学,通常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读普通高中,第二种是读中职,对于第一种选择的同学,课程主要是学习数、理、化、语文、历史等基础学科,对于第二种选择的同学,课程主要偏向技能型,数理化等学科会弱很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因为前者是以继续升学为导向,而后者则兼顾升学和就业。当我们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时,大部分同学会直接进入具体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强基计划的同学则要继续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背后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国家对强基计划的学生寄予了更深的厚望,自然会对这部分同学的数理等基础学科提出更高的要求。此为“厚基础”。

对于“宽口径”,则需要我们把目光看长远,不要局限于强基计划本身的招生专业。以数学、物理为例,大多数高校会采取一种“3+1+X”的培养方案,如下图所示。

其中,“3”代表本科的前3年,“1”代表本科的第4年,“X”代表研究生阶段,为2年(硕士)或4年(直博)。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某同学被强基计划数学(物理)专业录取后,那么本科前3年,主要学习内容为数学(物理),大四那年,确定分流方向:数学专业有可能被分流到软件芯片、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或者继续攻读原专业;物理专业有可能被分流到先进制造、智能科技、国家安全、新材料等领域,或者原专业。

如果把上述软件芯片、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方向进一步分解,如下图所示:

回到教育部2020年1号文件对强基计划的定位: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可以看出,强基计划恰是对这种定位的呼应。

进一步回到教育部2020年1号文件的开篇第一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强基计划时,或许才能够理解顶层设计的真正用意,或许才能对“厚基础、宽口径”有着更深层次的认同。

02

清华&北大:不止于基础学科

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二者不仅在教育质量上独占鳌头,而且在各类教育改革、创新方面,一直起着引领作用。透过2022年清北两校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1.清华:王牌学科“曲线救国”

作为我国工科第一强校,如果单从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来看,并没有体现出清华的“工科特色”。在招生层面,清华大学共有11个专业纳入强基计划招生,分别包含于五大书院——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日新书院,如下图所示。

表面看来,中规中矩,仍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等专业为主。

这些专业,如何体现出清华大学的“工科特色”?清华大学采取了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我们同样可以从培养方案里找到答案。

以未央书院的“数理基础科学”强基计划专业为例,清华大学采取了“理+工”双学位培养的方式,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被“数理基础科学”(理科)专业录取的同学,在具体的培养阶段,需要另外攻读一个工科专业,“理+工”共12大培养方向可供选择,既包括建筑、土木水利、机械等清华大学王牌专业,也包括自动化、软件工程(计算机类)、电子等热门专业。

正如同清华大学在培养方案中所言,“通过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2.北大:大类招生、混合培养

作为另外一所理科强校——北京大学,在强基计划招生层面,则采取了与清华大学差异明显的方式:

清华大学共有11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类,仅有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三个文科类专业采取大类招生,其余8个理科类专业,全部采取按具体专业招生;

北京大学共有10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类,仅有考古学、基础医学2个专业按照具体专业招生,其余的8个,全部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具体的招生专业及分流方式,据笔者统计如下图所示。

从培养方案上,虽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的只有10个专业/类,但是实际分流的专业却多达40个。其中基础医学专业由于是8年本博一贯制,实际分流方向多达15个。

除了大类招生这一特色外,北京大学在培养方式上,也探索了“混合培养”模式,具体策略上与清华大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数学类为例,共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这5个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实行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培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科学院作为北大最大的学院之一,可谓是实力雄厚,主要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与通行工程等学科。

再如力学类专业,则采取了主辅修培养模式,即主修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同时可从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自主选择。

03

不断扩大的高校招生自主权

就表现形式而言,强基计划属于广义上的自主选拔。这种招生方式,恰是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体现。

分类考试,即除了统一高考之外,各高校会自主组织选拔考核,用教育部的表述,“高校考核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共同录取;

综合评价,即除了看高考分数以外,还要看分数以外的诸多素质,如创新潜质、学科素养、志向、兴趣、天赋等;

多元录取,即统一高考录取之外,更加多元化的录取途径。

反映在高校招生自主权方面,今年强基计划的变化中,则呈现出自主权不断扩大的趋势。

1.隐性要求,各有千秋

我们看到,教育部2020年“一号文件”的标准化表述之外,今年很多高校又针对自身特点,提出了一些隐性的、个性化的要求。

例如,在破格入围的条款上,当绝大多数高校还在遵循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全国二等奖及以上”可破格入围的规则时,清华、北大两高校今年却将破格入围规则变为:满足破格条件可入围,也可不入围,即——满足破格条件者,不再来者不拒,而是给予高校更自主的选择权。

再如,有不少高校(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明确提出了“校考及格线”这一底线标准,潜台词是,哪怕你高考考了个状元,但你校考不及格,不好意思,不会要你。还有的高校,则提出了高考不低于一定分值的限制,如吉林大学要求高考分数不低于一本线上110分(理科),潜台词仿佛是:拒绝捡漏!

又如,部分高校针对强基计划的重要学科,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增加权重、二次计算。如,北京理工大学校考入围计算方式为“高考成绩+数学学科*0.2”,大连理工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校考入围计算方式为“高考成绩+数学单科成绩*0.5”。

某种意义上讲,在初审这一环节,无形中凸显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重要性。

2.“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出路

在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一词,是极为重要的描述,它承载着对高校选拔时“两依据、一参考”的美好构想。然而,尴尬的是,高校招生层面,往往对其“只参考、不评价”甚至“不参考、不评价”。这其中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其缺乏参考和评价的场景。

强基计划,便是对这种尴尬现象的破局。根据教育部要求,强基计划招生时,“要充分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全面、深入地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在目前39所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中,有15所高校校考只有面试、没有笔试。对于只有面试的高校,综合素质评价,便成了主宰命运之门。例如,在南开大学的强基计划简章中,明确表示,“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面试成绩根据面试情况和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得出。”潜台词是,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直接打分。

或许,有了指挥棒的引领,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重要改革,才能真正得以落实,而不至于成为摆设。

3.初审前置,强基“综评化”

今年强基计划在初审方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首次尝试了高考出分前置审核的方式。

以前的初审方式,依据高考分数,按照招生计划一定倍数确定入围名单。比方说,某高校在某省强基计划招20人,按照6倍确定入围,所有报考者中,前120名自动通过初审、进入校考环节。至于这120人是谁,高校并没有自主选择权。

复旦大学等3所高校采取高考出分前置审核的方式后,仍然是上述20个招生计划,高校首先可以根据申请者的材料,初步筛选出(掉)一部分考生,然后通过校考,进一步挑选出120人待录取。如此一来,这120人,高校便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这种方式,是不是非常类似于综合评价招生?

笔者认为,之所以是这3所高校进行前置初审,恰恰是因为这3所高校有着比较成熟的综合评价录取经验。这或许是个信号,越来越多的高校,或将采取这种选拔方式。

总之,强基计划改革至今,一步一个脚印,少了些功利主义、多了些长期主义,或许更能选拔匹配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作者:李立勋,爱培优联合创始人,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多知网特邀作者,出版有《强基计划与名校多元升学报考全解》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多知网”(ID:duozhiwang),作者:李立勋,36氪经授权发布。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