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看好边缘计算市场,成立智能边缘计算联合研究院
2022年4月12日,“2022年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探索创新日”在北京举行。活动中,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携研发团队,共同分享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数字化时代的整体定位、研究方向及创新策略。同时,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进一步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创新策略——以“双轮驱动,融合创新”为核心,贯穿整个技术周期。
会上,宋继强表示,数字化开启了人类可持续长期发展的新阶段,并坐拥价值万亿的超大市场机遇。在数字化早期阶段,人们通常靠人力将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管理,例如,拍照和录音等方式,但是受时间空间等地理限制相对较多。
然而,随着数据采集方式变得越来越多,也拥有了更多算力的支持,人们开始追求更沉浸式的体验感,例如,VR、元宇宙等技术开始逐渐浮现。这也推动了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变得更加智能化,不再需要人工来提供数据,而是直接通过AI技术,来实现数据转化。甚至在未来,能够突破地理、时间的限制,让人们在虚拟的平台中,利用一个虚拟替身或者AI来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
宋继强介绍,目前,有四大超级力量汇聚成了现代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四大超级力量包括无所不在的计算、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连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此基础上,未来将会创造出更多新的经济业态。
面对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宋继强表示:“一方面,我们坚持‘创新领域探索’与‘规模化商业化导向’的‘双轮驱动’策略,在不断探索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时,也持续推进技术产品化,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数据以及复杂的应用场景,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本土应用,制定更为长期的本地化发展策略,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可持续创新。”
宋继强表示,随着进入数据爆发时代,众多数据、技术和商业模式汇聚到边缘,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正面临着延迟、带宽、安全性和连接性等数据处理方面的现实挑战。宋继强表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从三大核心能力出发,从而提供原创的高可靠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三大核心能力包括:第一,有效的高通量实时分布式计算,在指定的、以毫秒为单位计量的时间内可靠完成;第二,对核心敏感数据(图像、视频、核心业务流等)精确的控制与共享访问;第三,高效提升边缘计算新业务的开发效率。
在活动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宣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基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提供的新型传感技术,交互技术及CPU、GPU、AI和FPGA等计算平台,以急诊医学需求为切入点,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将健康管理、急救及康复应用延伸至家庭、社区、机构、高校等场景,共同打造急诊危重症医学的“连续性医疗体系”,构建数字化医疗新生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急诊医学系主任郭树彬表示:“此次的跨界合作,将整合双方在医疗科研实践与智能感知计算研究上的优势,共同探索急诊医学数字化转型所涉及的前沿技术,将智能技术深入融合到急诊的院前、院中、院后多个阶段,并提供智能化诊疗策略,突破急诊医疗发展的瓶颈,为急诊医疗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宣布与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合作,联合成立了英特尔智能边缘计算联合研究院,加速智能边缘计算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未来,面向行业实际应用场景,英特尔智能边缘联合研究院聚焦将三个前沿领域:增强的智能边缘计算平台软件/硬件系统;应用领域的数据集搜集和分析、工作负载分析;边缘侧多接入的未来智能网络与工作负载的软硬件加速。同时,活动中公布了英特尔智能边缘联合研究院的首批项目,包括非接触式感知和交互技术、数字人动作及表情捕捉技术、教学视频理解和评估技术和机器人远程训练和示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