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破局高端仪器“卡脖子”的不二法门
?
当前,仪器仪表产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产仪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迎来乘风而起的新机遇,中高端仪器国产替代之路渐趋行稳致远。然而高端仪器进口依存度高的“卡脖子”难题依然亟待破局。
高端仪器“卡脖子”技术,靠“山寨”仿不来,靠化缘要不来,靠花钱买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是破局高端仪器“卡脖子”的不二法门。谁牵住了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谁便能抢占先机,成功出圈,胜利破局。
应从着力驱动协同创新、推动原始创新、促动企业创新入手,“三箭齐发”,努力实现高端仪器加速国产替代的乘风破浪目标。
驱动协同创新,构建集成创新链
高端仪器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要突破高端仪器“卡脖子”技术,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
应坚持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围绕高端仪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加强政产学研结合,增强高端仪器协同攻关与系统集成能力,协调高端仪器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破解重大科技难题,同时带动仪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就应针对高端仪器发展的关键节点,优化技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创新。
在高端仪器基础研究领域,应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制定国家基础研究指导战略,集中突破关键基础理论。
在高端仪器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应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需求为导向,发挥协同创新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协同创新。
在高端仪器工程应用领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技术需求侧企业制定并参与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整体创新链的无缝衔接。
推动原始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
要突破高端仪器“卡脖子”技术,就应推动原始创新,深耕基础研究。
加大对高端仪器相关基础科学的科研投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支持科研院校潜心推进高端仪器相关基础研究,耐得住重大成果的长周期;对科研院校研发团队给予充分信任,给予科研院校更多的用人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着力铸就科技创新优势。
加大对科研院校长期潜心于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高端仪器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一要素是人。只有高质量的高端仪器人才链,才能保障高质量的高端仪器技术链,进而构建高质量的高端仪器产业链。应千方百计引进和培养一批瞄准高端仪器前沿科技开展持续基础研究的顶尖科学家,想方设法抢占高端仪器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大高端仪器国家实验室建设力度。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强科研院校基础研究能力,优化研究环境,依托“双一流”大学,推进高端仪器领域建成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