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语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传感技术 >> 仪器仪表领域院士风采系列|黄如:谁说女子不如男,攻坚克难不简单

仪器仪表领域院士风采系列|黄如:谁说女子不如男,攻坚克难不简单


?

黄如,女,著名微电子器件专家,2015年11月,她迎来科研人生的高光时刻,年仅46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时成为中科院最年轻女院士。

2022 年1月,黄如再次迎来她事业人生的高光时刻,担任副部长级东南大学校长。

黄如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在纳米尺度新器件、超低功耗新原理器件、器件可靠性、关键共性工艺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黄如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人淡如菊,潜心科研

提及人生与学术经历,黄如坦言其并无曲折传奇的故事,她云淡风轻地说:“搞学问的人就是要能沉下心来,默默无闻地进行研究。”

回忆起中学时代的黄如,在她的老师们印象中,黄如向来是位性格文静、品学兼优的“学霸“。正是由于她朴实、务实的性格特点,对其人生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三毕业后,“学霸“黄如被保送至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学院。随之,黄如于东南大学获电子工程系微电子硕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微电子领域的领军人物王阳元院士。

读博期间,在导师王阳元院士的指导下,黄如即开始潜心投入低功耗器件相关研究,并且担任973重点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负责人。其后一直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工作,时至今日,已经持续二十余载。

黄如博士毕业时,在人生抉择的重要关头,因了对北大以及微电子工作的热爱,她果断放弃出国深造机会,毅然选择留校任教。

博士毕业后两年,不到30岁的黄如便成为副教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从大学求学到留校任教,虽然始终身处大学校园,人淡如菊的黄如乐此不疲,她认为如此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

沉潜大学校园,一门心思攻科研,脚踏实地干教学,黄如那顺风顺水的事业人生确乎水到渠成。



深耕微纳,成果丰硕

黄如长期深耕微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

近年来,面向高智能、低功耗类脑计算的神经形态器件广受关注。这类器件可具备如同生物突触或神经元的信息处理功能,这使得打造新一代类脑计算芯片乃至类脑计算机成为可能。

黄如率领课题组借鉴生物突触工作的离子输运动力学原理,不断攻坚克难,终于成功研发了一种高精度模拟生物突触多种短时程、长时程可塑性的突触晶体管。除具有丰富的类生物突触可塑性之外,该器件的单次突触事件能耗达到与生物突触相当的水平,对低功耗类脑计算电路和系统的实现颇具重要意义。

黄如课题组研发的该器件还具有极高线性度、对称性和可与生物突触比拟的超低功耗,表现出类脑电路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该项工作对于基于纳米离子学从原理出发构建新型器件,也起到重要的启发与推动作用。



“工作狂人”,天道酬勤

自从2014年,黄如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其后成为北京大学副校长,乃至今年履新东南大学校长以来,管理、科研、教学兼顾,她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的工作愈加繁忙。

黄如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其导师是一个“工作狂人”,每天最早到办公室,却最晚离开。

黄如每天面对的工作虽然繁杂,然而她深感备加充实,她称“因为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同类型的事情之间切换还有利于提高效率。“

黄如向来对其统筹安排管理、科研、教学的能力颇感自豪。她认为纵使工作再忙,只要充分利用时间,注重提高效率,即便千头万绪,也能有条不紊,从容处之。

黄如长期从事科研教学,也深谙行政管理之道。她认为行政工作与科研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些科研方法可以借鉴至管理工作,而管理方法又对开启科研思路有促进作用,委实相得益彰。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