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原子阵列方案有助量子计算机实现类似RAM和CPU的存储计算
研究配图 - 1:捕获中性原子的二维双元素阵列(来自:Physical Review X)
当前最被看好的一种结构方法,就是让原子阵列来充当量子比特(每个原子都由激光束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通常情况下,这些阵列中的原子都是相同的元素,是的它们能够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群。
研究配图 - 2:双元素 512 位原子阵列
问题在于,这使得在不干扰其邻居的情况下操纵任何单个原子变得相当困难,意味着测量数据可能会破坏整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研究配图 - 3:Rb 和 Cs 阵列的同质性与加载加载统计信息
好消息是,在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 X》刊上的新研究中,芝加哥大学团队就尝试了将两个元素的原子合成一个数组,以便在操纵一种原子的时候不干扰到另一个。
研究配图 - 4:连续模式原子阵列
由于每个元素都可独立控制,这项技术还具有一系列优势 —— 比如将其中一种原子当做内存,而另一种又可执行计算任务(类似于 RAM 和 CPU),以及减少量子计算机重置时的停机时间。
研究配图 - 5:具有双元素阵列的任意几何形状
首席研究员 Hannes Bernien 指出:若用单个原子开展相关实验,某些时候会丢失它,导致系统必须经过一番初始化重置。首先制造一个新的冷电子云,然后等待单个原子再次被激光捕获。
研究配图 - 6:实验序列
不过得益于这种混合设计,我们可以分别对其进行实验。在操作其中一种元素原子的同时,还可刷新另一种原子 —— 如此交替,便拥有了始终可用的量子比特。
研究配图 - 7:示例原子荧光直方图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组装出了基于 256 个铯原子 + 256 个铷原子的阵列,使之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量子比特阵列,远超 IBM Eagle 处理器的 127 量子比特。
研究配图 - 8:光镊中的原子寿命
不同的是,IBM Eagle 量子处理器已投入商用,而芝加哥大学的原子混合阵列量子比特方案仍处于原型阶段。即便如此,研究团队还是宣称新技术有助于构建更大规模、更加稳定的量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