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热点(9.25):世界上最小的粒子传感器,仅为12 x 9 x 3毫米
传感新品
【研究人员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粒子传感器】
格拉茨理工大学、AMSm和奥地利硅业实验室共同开发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紧凑型节能传感器,可实时告知用户空气中的细微粉尘含量,并在数值升高时发出警告。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粒子传感器——比两个堆叠的1美分硬币略小,仅为12 x 9 x 3毫米,因此特别节能。而且它不需要维护,可以集成到移动设备中——通过它,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或健身腕带可以首次实时测量环境空气质量,并在细粉尘含量增加时发出警报。
【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出检测COVID-19抗体的传感器】
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研究人员利用其Aerosol Jet工艺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传感器,能够在大约十秒钟内识别冠状病毒(COVID-19)抗体。
该传感器基于一种特殊结构的微小金电极,利用Optomec Aerosol Jet工艺进行加成制造。CMU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加成制造结构的特殊几何形状和表面特征,该传感器将使临床医生能够即时、准确地检测COVID-19抗体。
此外,除检测病毒的抗体外,该传感器还可能能检测其他活性病毒,如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毒,目前CMU的研究人员也已经开始研究这一点。
【日本研发新型抗体检测法,具有快速、可靠、低成本等优点】
冲绳科技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研发出快速、可靠、低成本的抗体检测装置,采用可携式微缩芯片实验室技术,可准确测量稀释血浆中的抗体浓度,对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有很大帮助。
OIST研究团队结合强大的光传感器和微流控芯片,不到30分钟就可以知道检测结果,加上灵敏度高,就连最低浓度的抗体也检测地出来。每张芯片的制造成本也低,不需要在实验室检验,有助于完成大规模普筛。研发团队强调一切还在研发阶段,未来希望进一步缩小芯片,把制造成本降得更低,同时提高检测可靠度。
【Dedrone推出下一代无人机检测传感器】
2020年9月23日, 空域安全的市场领导者Dedrone宣布推出一种新的用于无人机检测的无线电传感器RF-360.
结合Dedrone的DroneTracker软件,RF-360可以根据远距离和无线电流量高的区域(例如,城市或机场)中的无线电信号,检测,分类和定位有害或恶意的无人机及其遥控器。RF-300的后继产品会自动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安装简便快捷。
【诺格公司为全球鹰无人机开发两种新型传感器】
美国诺格公司为“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制的两型新传感器已经交付,一是MS-177多光谱照相系统,二是AN/ASQ-230系统的增量1升级型,这两型传感器将配装在现役的“全球鹰”无人机上,以增强美国空军和地理作战司令部的多光谱图像和信号情报收集能力。
MS-177照相系统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提供了多个情报收集通道,多光谱成像能力显着提升。与“全球鹰”平台搭配使用时,MS-177的情报搜集范围可以覆盖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区域,为客户提供额外高分辨率成像能力。AN/ASQ-230增量1的部署将增强“全球鹰”无人机对抗日益增加的电子战威胁。
传感财经
【华为哈勃投资半导体封装检测设备商中科飞测】
据企查查,华为旗下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哈勃投资)入股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飞测),持股比例未有公示。
中科飞测成立于2014年,公司是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深入合作、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业智能检测装备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检测技术在行业处于国际前沿地位,检测设备在高端市场实现设备的国产化。
【MCU芯片厂商上海芯旺微完成A轮融资】
近日,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旺微”)近日完成A轮融资。
芯旺微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专注于工业级&汽车级8位MCU、32位MCU/DSC以及高性能模拟类芯片的设计与开发。作为国内较早自主开发内核的MCU芯片厂商,芯旺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MCU布局。其中在针对IoT领域,芯旺微已经布局了超低功耗和高性能MCU,致力于打通终端设备的传感、信息处理、连接和驱动几个层面。
传感动态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称可能扩建台中工厂,增加 2nm 工艺产能】
9月24日消息,在芯片制程工艺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的台积电,正在研发2nm工艺,生产工厂也在谋划。
台积电制程演进路线 图源 | 官网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透露他们可能扩建台中的工厂,增加2nm工艺的产能。从台积电官网所公布的信息来看,他们目前在台中只有一座工厂,也就是晶圆十五厂,是他们现有的6座12英寸超大晶圆厂之一。